12月10日下午一时,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日语学科带头人、博士生导师、厦门大学讲座教授王升远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《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与生命:战争史叙事中消失的日本“人”》的精彩讲座。讲座由东方语学院副院长黄彩霞主持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东京,裕仁天皇宣读停战诏书,接受《波兹坦公告》,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,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,这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。在关于日本战争史的叙事中,人们往往从国家层面进行探讨而忽视个体。王升远教授从日本“人”的微观视角为我们揭示了日本战争问题的复杂性,“对历史、文化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若无法深入到历史深处的细节层面、历史叙事的褶皱区的话,便往往只能看到浮泛的皮相,而看不到深层的骨相”。
王升远教授提出,战争史叙事中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层面,个体意志在国家面前只能被动隐藏。我们以前学习日本战争历史时,大多是从整体上宏观概括,却缺少个体意志的切入和思考。对日本“帝国主义”刻板化的认知下,缺少对其国家内部错综复杂政治权力结构的了解。聚焦日本的战争历史,其帝国内部的民族问题、军队内部的阶层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。在日本军队中存在着国家与个人追求的矛盾冲突,无论普通国民还是知识分子都在战争中最终成为渺小又关键的角色。当征兵制难以被普通人所抗争,他们只能英勇参战。也许战争与杀戮也并非出于意愿,存在迫于国家命令不得不参战的情况。历史的过去性,使“战中派”的战争“体验”与“战后派”的战争“经验”存在差异。前者源于亲身经历,后者的经验源于对战争后遗留的精神创伤的理解和想象。这种差异造成了两代人对战争历史的认知无法贯通。因此,决定了当下日本人战争观的“后记忆”。
可能有些人会问,日本当时的文化界和思想界难道没有“反战”的声音吗?其实“反战”之声一直都有,只是力量极其微弱。除了当时公开出版的诸作品,我们更应该看到还有一些“为抽屉写作”的普通人的日记。“在玄虚、空洞的理论之外,我们是否看到了那些丰富、具体、有温度的生命,是否听到了那些被主流叙事压抑的悲戚之声,能否感知到那些‘为抽屉写作’者的灵魂之怒,这些都是战争结束75年后的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。”
讲座结束后,老师和同学积极提问,王升远教授均细心予以解答,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。“日本帝国并不只有一副面孔,我们要试图去发现被宏大战争史、文学史叙事遮蔽掉的‘人’。在细节层面读出史料文献所负载的历史信息,从底层世界、周边视角重申那些宏大叙事,进而拓宽对战争时期日本人精神史、文学史和思想史的认知和阐述空间。”
此次讲座,引导老师同学们从微观视角审视历史,从个体意志感知战争,为我院师生学习研究各类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东方语学院
2020年12月11日